中投大师消失了?盘点NBA历史上排名前五的中投高手
在如今的NBA赛场上,像中距离跳投这种季后赛攻城拔寨的技术已经快成为了一门失传的手艺。
根据ESPN数据统计,自2013-14赛季至今,NBA球员在中距离的每次出手仅能得到0.82,可谓效率低下。而他们在三分线外的每次出手却可以得到1.08分,所以相比于中距离,三分球就是更好的进攻选择。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在防守强度极高的季后赛,中投却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攻坚方式,而很多巨星也经常会用中投来完成绝杀。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NBA历史上的五位中投大师。
TOP5 克里斯·保罗
保罗身高很矮,但却拥有远超身高的篮球视野,只要他持球总能传到合适的队友手里。极稳的节奏,永远出现在球队需要的位置,拥有NBA历史最顶级的控场能力,攻守均衡,堪称“大心脏”,简而言之就是控卫之神。
在场上保罗不仅仅是一位战术大师,他还是一位历史级别的中投高手,保罗最致命的跳射区域,就是在罚球线边缘的肘区,一般在这个位置球员会进行大量的挡拆配合。所以很多人在肘区的跳投命中率会远远高于自己的平均命中率。
而作为挡拆进攻宗师级别的保罗,他在肘区命中率的恐怖程度也是可想而知。自13-14赛季联盟开始追踪球员挡拆数据以来,保罗至今打挡拆的次数超过了两万次,在他最擅长的投射区域,保罗完成了超过一千次的无助攻跳投并且命中率达到了49.5%。
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傲视全联盟,20至21赛季保罗在右肘区和左肘区的命中率分别达到53%和51%,最为经典的一次肘区跳投是在为快船效力时对阵卫冕冠军马刺在比赛最后时刻,保罗运球到达肘区,即便吉诺比利已经完美做到了贴身防守。
但是保罗用了一招,背后运球拉开空间,随后一记中投终结比赛,几个月后快船又和马刺在季后赛相遇,双方大战七场,抢七最后时刻保罗面对格林的防守再次突破到肘区,在邓肯的协防干扰下依然抛投命中将马刺淘汰出局。
保罗在肘区跳投的威胁程度堪比库里的三分,詹姆斯的突破或者科比的单打,但是保罗毕竟是一名控卫,不是纯得分手,并且命中率最高的区域具有倾向性,所以保罗的中投实力排在了第五。
TOP4 科比
中距离投篮可以说是科比最常规赛的进攻武器,占个人出手近半数(巅峰期)。而他成名作是01年和08年西决对阵马刺,科比完全凭借一记又一记的无解中投打垮对方,两个分区决赛合计9场比赛,率队8胜1负,无论是01年的车轮防守还是08年防守专家鲍文想尽一切办法阻扰,都只能眼睁睁看着科比一次次中投入筐.....
但是,在刚进入联盟时,科比最喜欢的进攻方式就是冲击篮筐而并非跳投,其中的原因也很显然,当时科比的跳投命中率不忍直视。
整个新秀赛季科比仅仅出手146记中投,而迈克尔·乔丹则在同一年投出了超过1200次中距离,跟自己的偶像比起来,科比的中距离水平就相形见绌了。
不过,当科比立志成为联盟的头号杀手甚至是历史最佳时,他明白自己必须在投射技能上得到大幅增强。
两年之后在科比二十岁出头时,他就开发出了最致命的进攻武器:中距离跳投。05至06赛季,科比在进攻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场均可以砍下35.4分。
而这其中有超过10分来自中投,而更可怕的是科比并不需要像保罗一样靠队友的掩护创造机会,凭借强大的单打能力,科比可以通过自主进攻完成无助攻投篮,他可以运球急停跳投,可以用假动作打出时间差,或者使用无比流畅的转身后仰命中投篮(fadeaway)。
在他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科比一共命中了2775例无助攻中距离跳投,遥遥领先同时期的诺维茨基等球员。
不过科比在2006至09巅峰期的三年中,虽然场均中投出手高达9到12次,但命中率仅为42%-43%,产量虽高但是效率一般,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在单打时要面对强度更大的防守。
TOP3 凯文·杜兰特
阿杜是一位究极得分手,他既有三分威胁又可以突破攻框。但杜兰特的招牌进攻方式还是那个无解的中投。
自2007年进入联盟以来,杜兰特经历了球队进攻重心从内线到外线的时代转变,对比很多倾向于投三分的打法,杜兰特却保留了中投技术,他的投篮区域覆盖球场各个角落。
自13至14赛季以来,杜兰特95%的中投是在对手的严防下完成的出手。据专家推测如果换做普通的NBA球员在同一情况下出手,那么他们的命中率将是可怜的36%,但是杜兰特却达到了惊人的49.9%。
其中的原因是杜兰特可以通过出色的技术,在任何地点创造出手空间,再加上极高的出手点,即便是运动天赋最顶级的球员也无法对他造成实质性的干扰,和科比一样杜兰特也不需要队友的掩护,便可以完成自主进攻并且效率更高。
所以在比赛关键时刻,队友们只需要把球交给杜兰特,然后站在一旁看戏就可以。18至19赛季,杜兰特的中投命中率上升到了夸张的52.6%是NBA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不过也正因为杜兰特的出手区域分布广泛,所以他场均中投出手次数大约在6次左右,质量很高但是产量有限。
TOP2 德克·诺维茨基
司机具备七尺的身高,加上温文尔雅的性格而闻名,但是真正让他走向成功的是他的那些东倒西歪却又“精准无比”的跳投。
表面上看诺维茨基的很多投篮都是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才勉强出手。
但实际上他却是在耐心等待用后仰拉开空间,让对方没有一丝可以封盖他的机会然后才稳稳的出手。
每次投篮时他的手型都保持一致并且手臂伸直,这也让他在施展金鸡独立或者失去平衡时依然保持出手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他还会在投篮前通过一些身体接触感受对方的防守,比如用肩部撞击对手借力后仰,这样不仅可以制造犯规也有助于创造投篮空间。
跟杜兰特一样,诺维茨基也拥有无法封盖的投射能力,06至07赛季是诺维茨基的MVP赛季场均在中距离出手9.1次命中率高达49.6%,之后的一个赛季他的中距离出手次数略微下降场均8.2次,但命中率依然保持在49%。
而在2008至09赛季,他的中距离场均出手暴增到11次而命中率仍然有47.6%,在这巅峰的三年赛季诺维茨基高产又高效,在场均中投8至11次的情况下,依然有47%到49%的恐怖命中率。
TOP1 迈克尔·乔丹
1997年公牛和奇才的首轮季后赛,乔丹将对方的全明星大前锋克里斯·韦伯虐到体无完肤,系列赛第二战乔丹狂轰55分带队获胜,不过这场比赛赛的重点并不是他得了多高的分数,而是他通过怎样得进攻方式拿下这些分数。
整场比赛乔丹35投22中,命中率达62.9%。
红色标记是他的命中投篮,在中距离乔丹出手24次占比高达69%,这就是乔丹生涯后期进攻方式的经典写照。
NBA队中距离投篮的数据统计只能追溯到96至97赛季,但是仅凭那一年数数据已经足够证明乔丹就是中距离之神。
那一赛季,乔丹投出了超过1100记中距离,命中率达到49.5%。而那个时代最好的投手雷吉·米勒当季以42.4%的命中率投出了484记中距离,比乔丹的命中数547还要低。
总结来说,乔丹的那几年场均能投出12到14记中距离,命中率在48%到49%,比诺维茨基还要高产和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乔丹的选秀报告中曾指出,乔丹是一位身材偏瘦,运动能力出色的球员,但是投篮稳定性值得商榷。
而当时选中乔丹的公牛总经理Rod Thorn也有同样的担忧,但是经过多年的磨练乔丹不仅成长为一个在关键时刻最冷血的杀手也是那个时代乃至整个NBA历史最出色的中投王者。